“侠女”张海霞:创新要以问题意识为源动力
专 题
WECHAT ID: DEANPKU
关键词:信息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 优秀课改项目
引言
2006年底,张海霞老师回国,到北大从事微机电系统MEMS的研究。她组织了一个暑期学校,吸引了全国各地想学MEMS方向的学生。学生们热情高涨,都想做高科技,但是有同学提出了顾虑:学MEMS这样的前沿科技找不着合适的工作,想做也不敢做。事实上,2007年时全世界在MEMS芯片方面的研发方兴未艾,怎么会找不着工作?刚从国外回来的张老师不理解。但她没有犹豫,“从现在起你就好好学习,给你找工作就是我的工作”。而当她兴致勃勃地踏上“给学生找工作”之路时,绝对没有想到,自己此后十几年的创新教育工作就此埋下了种子。
赛课合一:缺什么知识,就教什么
发现问题:创新赛事提供解决之道
2018年1月起,“信息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开始建设,这是一项以信息科技为核心,涵盖“创意启发、创新思维、实践锻炼、创业孵化”全过程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旨在将学生培养为掌握世界前沿科技,兼备技术和管理能力的综合性创新创业人才。经过十余年建设,项目于2020年7月荣获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优秀项目。
谈起改革初衷,张海霞老师回顾,“尽管工科已经促成了今天各种新技术的出现,但是在教育中它做得还远远不够,它也应该与时俱进”。过去的十年里,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以信息科技进步为源动力的新兴领域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大动力,未来的10至20年内,信息科技的创业创新仍将是社会进步的中流砥柱。但是目前国内高校缺少真正与工科专业相结合的创新创业课程,创业资源匮乏,创新思维培养缺位。在这些问题的驱动下,张海霞老师带领团队开始从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实践基地、竞赛活动、创业孵化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改革尝试。
这场教育改革以“赛课合一”为核心。“赛”,即iCAN国际创新创业大赛(以下简称“iCAN大赛”)。iCAN大赛的创立被张海霞老师形容为“天无绝人之路”。
2017年iCAN十周年庆典
2007年,她发现国内很多所谓的高科技园区都是打着高科技的招牌做着“拿来主义”的事——不重视自主研发,因此也没有对专业领域的研究生的招聘需求。给学生找合适工作的事一筹莫展时,她接到一个老朋友的电话——他创办的加速度芯片公司即将在纳斯达克上市!新公司要上市,需要庆典,更需要人才,那手下这一批研究生就业不就有了着落吗?她以为自己抓住了救命稻草,马上劝说老朋友公司招收学生,没想到却又遭到当头棒喝:
“不招。你们的学生,考试考得特好。一动手,什么也不会,一个一个还跟你一样口才特别好,还说不服他”。企业需求与学校培养脱节,知识储备再足,动手能力不强、解决问题能力不够也不能满足企业需求——张海霞老师立刻明白了症结所在。
她当即提出,“你出芯片,我出学生,咱们合办一场比赛。别的不说,北大学生学习能力强,把芯片发到学生手里,不会动手我就亲自来教,再引导他们思考,把新的应用做出来,请企业家来当评委,评判他们的作品和能力”。这既为公司做了宣传和人才储备,又解决了学生找工作的问题,两人一拍即合。
2007年9月1号,第一届比赛在上海展开。学生用加速度芯片做出来的“跟屁虫”小车、感应救生圈、电子鱼片等等五花八门的创意产品让在场的企业家们眼前一亮,比赛反响大好。
第一届比赛后,一个参赛的女同学给张老师写了这样一封信:
张老师,这是我从小到大第一次不靠考试获奖,而是因为发现了问题、找到解法并得到大家认可而获奖,我由衷地为我和我的团队骄傲。以前总觉得比尔盖茨、乔布斯都是神,现在我知道我一样能行,Yes,iCAN!
这一句“我能行”成了iCAN大赛名字的由来和其精神内核,也随之让张老师的教学理念更加明晰——引导、鼓励学生思考、解决真正的问题。
2008至2009年,iCAN大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际合作伙伴,赛事规模逐渐壮大,在2010年正式成为国际赛。
iCAN国际赛 西班牙巴塞罗那站
此后,大赛每年3月开放报名,寒暑假期间,参赛选手首先参加各地分赛区选拔,入围者在秋天参加国赛,最后为总决赛,从总决赛中又选出5支队伍参加第二年6月的国际赛。近两年受疫情影响,国际赛无法在线下集中举办,去年改期至10月,今年仍将在11月至12月让国际和国内队伍分别在线上和线下参赛。
第十一届iCAN国际创新创业大赛暨全球创新大会
2
脱胎于“赛”:课程也是“金子吸引金子”的过程
赛课合一中的“课”也脱胎于“赛”。“参加比赛的学生永远是学生中的一少部分,大多数同学其实还没有得到激发”,为了让更多学生受到iCAN理念的影响,张老师决定开课,“创新工程实践”这门课就是这么来的。它本来是张海霞老师的一门专业课,2010年前后改为通识选修课,并取名“I CAN PKU”,这是个一语双关的名字,PK即对抗、挑战之意,U即You,站在创新的舞台上,谁都不应该害怕,“你可以PK任何人,我们希望学生有这样的意识”。2016年,“创新工程实践”作为全国第一门创新创业教育学分慕课正式上线。2017年,课程入选“国家开放精品慕课”,到今年为止,已经有800+所高校的70万+学生选修过这门课并获得学分。
《创新工程实践》课程宣传海报
前三年,“创新工程实践”慕课一直以直播课形式开设,每周一次,一学期下来共16节,“我在北大上,全国各地的学校跟我同步上课”。第四年,随着第二版教材的出版,课程内容也进行了一次迭代升级,授课形式相应改变,从原来的只在春季学期开设改为全年开设,春季学期仍然以全直播课形式开展,秋季学期则是4次直播课+12次录制课。两个学期授课内容基本一致,而教学目标各有侧重。春季学期要带学生做出一个作品,秋季学期的任务则多为课后作业练习。课程第一阶段讲创新思维方法,第二阶段讲如何适应创新项目,第三阶段讲项目怎样做出成果,第四阶段讲成果如何更好地展示和表达。
顾名思义,“创新工程实践”不能没有实践,与课程配套的还有全国几百所高校的创新实践基地。iCAN大赛在全国共有19个分赛区,每个分赛区下设一批学校,学校设有实践基地,基地辅导老师同时也是课程授课老师。课程讲什么、怎么讲,张老师都会亲自培训,大家也共同商讨,然后再根据每个学校各自的特点来设计教学。“我自己就培训过1500个老师”,张老师说。这些老师最初因组织学生参与iCAN大赛而结识,在创新教育理念上首先就具有基本共识,后来自然也就成了课程教学团队的储备军。张海霞老师称之为“金子吸引金子”的过程——
当iCAN的理念真正打动你的时候,你自动地就变成了iCAN的播种机。
”长期以来的密切合作让老师之间非常熟悉、彼此信任,时至今日,已然形成了一个理念一致、相对稳定的教师团队。对他们来说,很多课程内容其实已经在多次备赛经历中做过相当多的训练了,还能以实战经验充实教学内容,这也是赛课能够“合一”的重要秘诀。
3
为了更好的联动:课改团队建设与创业孵化同步跟进
除了“创新工程实践”,张老师还开设了“创新思维与表达艺术”、“快速原型开发”、“游戏化思维创新”、“创新思维方法”四门创新课程。课程促进知识普及,比赛提高综合能力,中间靠教师团队的教学和辅导紧密衔接,这就构成了“赛课合一”。
iCAN大赛中很多人都是连续参赛者,“因为第一年参赛时觉得自己还不够炫、不够酷,明年就会再参赛,项目就会有提升”。同时,老师们也鼓励课程作品做得出色的同学积极参与比赛,也有同学虽然对成果不满意,但是通过课程建立了自己的小团队,结课后仍常常在一起碰撞出新的想法,就也会来报名参赛。比赛不仅是课程展示的窗口,更是学生寻找创新伙伴的平台、自我迭代的动力。
第十一届iCAN国际创新创业大赛暨全球创新大会
除了做好比赛-课程-基地的对接,张老师始终没有忘记当初给学生“找工作”的初衷——对接企业需求。创业孵化也是课程改革中的重要一环,分赛区比赛请企业家做评委,定期组织企业家导师团队来学校参与路演,连接在校创业团队、指导老师,为初始创业项目把脉、强化市场联系与合作、探索新的商业模式、优化组织团队和产品服务等等,校内外优质资源为学生创新项目提供了进一步创业孵化的机会。课改项目组也汇聚了来自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育学院、信息管理系、软件工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工学院、双创学院等院系中心的21位教授、副教授、高级工程师、研究员与助理研究员。“(我)确实人缘儿好,”谈到团队,张老师不无骄傲,“但团队的人员选择也一定是从需求出发的——教什么课,缺什么知识,就请相应领域擅长的老师”。
从创立比赛到创办课程、从一个人到一个团队、从“iCAN”到“I CAN PKU”,张老师始终走在发现与解决问题的路上,“想让学生有工作可做,想让工科教育的带动性更强、影响力更大。就是想把事情做得更好一些”。信息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是一次创新,更是张老师和她的团队与十年以来创新教育工作成果的一次深刻对谈。
永远做一个“开放系统”:教育是寻找出口的过程
“刷GPA的意义在哪?”曾经的一个学生通过邮件向张老师提问。仍然是他,在本科毕业前,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了4篇影响因子10以上的论文。
“当一个人开始问意义,那很可能快要出问题了”,张老师敏锐地察觉到。那天,她把他叫到办公室来闲聊,到最后也还是没回答他的问题,只说有时间不如来上一上“创新工程实践”,“别想意义了,做做小项目,挺好玩儿的”。但没有想到,“小项目”彻底激发了他的创新热情。他先后加入了张老师手下的项目组,和硕士生一起把模拟式的电子皮肤变成现实,又以此为基础,在张老师提出的挑战下做出了非接触式电子皮肤。18岁生日那天,他作为第一作者的科研论文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Advanced Function Materials(先进功能材料)上发表了。
“他要没写那个邮件,我也不知道他已经那么郁闷了,同样地,如果没有通过这样的课程去刺激和引导他,他也极有可能走上另一条路”,张老师说。北大作为世界一流高校,为学生提供了多种多样的资源,但很多同学并没有意识到,而是把大学生活过成了一个封闭系统,遇到挫败时自怨自艾、自我否定,陷入迷茫难以自拔,甚至在自我价值认知上摇摆不定。为了让更多同学身心健康地在校园中成长,张老师还特意开设了一门“在北大成为更好的自己”。
一定要找到一个属于你的,就是你能够在那里成长和展现才华的地方才行,否则你就永远卷在这个滚筒洗衣机里。
”北京大学“全球青年创新之夜”
自信是iCAN精神的内核,而越是卧虎藏龙的地方自信越是脆弱,总有各种或明或暗的标准在为人做度量,因此,找到自我价值的实现方式也显得更为重要。创新让一部分人不再无意识地耽溺于内卷,为求知欲提供了一个绝佳出口,但它绝不是唯一的出口,人都需要做一个主动为迷茫和求知欲寻找出口的“开放系统”,也许经师长稍加提点,就得柳暗花明又一村。
创新:与时俱进、不谈门槛、只论价值
“信息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是在国家“新工科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探索”导向下的一次尝试,无论是新工科还是创新,二者的着眼点都在于“新”。“新”不拘泥于创造新知,而是追求通过工科教育培养出适应未来信息科技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并为其培养问题意识、储备专业能力,使现实问题出现时不至于措手不及。换言之,创新行未雨绸缪之事。
张老师还谈到,创新不为人文社科设门槛,更不能用创业、金钱、产品来衡量。
只要在你的专业内为真正的客户、用户带来一定的满意度和价值,它就是创新。
高校的创新教育一定不能狭隘,不能用商业成功与否来衡量创新的成败。张老师将外在的奖项和荣誉称为“塑料胸花”,“这样的思想可要不得”,她说,老师应传授的是优秀创业者共通的规律和精神。真正的创业者既不会蜷缩在舒适区内,也不会轻易被打倒,他不是在寻找适合自己的领域,而是在追随着那些尚有问题待解决的领域,反复突破自我,创造自己的价值,追求真正的自我实现,这才是真正的创新之花。
iCAN不只是一场比赛,更是张海霞老师和她的团队为推动社会发展进步播下的一粒种子,它包含着自信、坚持、梦想与永不气馁的创新精神,“Yes, iCAN!”无时无刻不在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学生奋勇向前。
受访者 | 张海霞老师
采访、录音稿整理 | 钱羽然、刘子婧、唐儒雅
撰稿 | 钱羽然、刘子婧
编辑 | 唐儒雅
图片来源于受访者
推 荐 阅 读